5月28日,省政务服务办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在石家庄市组织举办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题培训活动。 河北日报记者解楚楚摄
加快构建“全生命周期”信用管理机制。事前环节,实施信用承诺制改革,进一步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事中环节,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相结合,上线“河北省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系统”,完成183万家企业信用分级分类评价工作。事后环节,开发专项系统支持信用奖惩工作,失信被执行人领域失信惩戒措施落地实施;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将省、市两级信用修复的申请审核完成时限从国家允许的6个工作日缩短至2个工作日,办理信用修复1万余件,有效缓解市场主体信用修复难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全面发力确保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依据国家“双公示”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建立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和数据校验机制,确保“双公示”信息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加大“信易贷”工作力度,截至3月底,河北省信用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速17.48%、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较年初增速23.87%。强化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对照国家监测指标,逐项分解任务,制定提升全省信用状况专项行动方案。今年3月,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邢台市、唐山市、秦皇岛市进入前100名。
全面提升信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按照《京津冀全国守信联合激励试点建设方案(2020—2024年)》要求,推进京津冀信用协同发展,努力打造“首善京津冀”品牌,开创京津冀信用合作共建新局面。创建雄安新区信用特色示范区,构建“一网一库一链一平台N应用”的信用平台系统。开展志愿者张家口“信易游”试点,营造冬奥会“守信有益、信用有价”良好氛围。开展乡镇和街道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深入推广信用承诺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基层拓展,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